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重要时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于7月8日采纳了一项由中国提出的决议——“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这一决议的通过,在日内瓦的联合国会议上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新华社报道称,这是自2017年中国首次提出此决议以来,首次在联合国层面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顺利通过,而没有经过投票。这一情况的意义何在?
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在人权领域,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其提出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理念得到了普遍接受。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人权领域的积极作为,也预示着与中国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
在7月9日举行的外交部常规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宣布,7月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成功通过了由中国提出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该决议以全体成员国的一致协商方式获得批准,显示了国际社会对此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支持。
(图片:外交部网站)
这一决议的通过并非基于单一国家的一票直接民主,而是通过协商机制实现的。
显然,从与会各方的观察来看,除了提案国中国,还有喀麦隆、巴基斯坦等42个国家共同提出该决议。古巴、玻利维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多个国家的代表发表讲话,强调该决议将加强各国对发展与人权贡献的关注,并推动通过可持续发展来促进人权的保护。
换句话说,提案国和共同提案国的总数已占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相当的比例。因此,即使不进行投票,仅从参与情况来看,该决议若进行投票,很可能以简单多数通过。
在这个时候,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提案,对提案国和共同提案国来说都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对其他与会者来说,这种感觉同样不错。
海叔指出,在联合国,并非所有提案都适合以这种方式通过。然而,如果采用协商一致的方式,这通常意味着提案已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此外,决议通过后,以下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国表示了祝贺:“欧盟、俄罗斯、巴西、智利等多国”,如新华社报道所述。
7月5日,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开幕式。新华社摄影作品记录了这一盛况。
海叔指出,尽管俄罗斯、巴西和中国是金砖国家的成员,但这并不意味着非金砖国家对中国提出的、众多国家共同支持的议案漠不关心或拒绝支持。例如,智利就明确表示了支持。
如果智利可以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那么我们不妨再看看欧盟的支持情况。欧盟的支持并不仅仅代表了二十多个欧盟国家的立场,因为大多数欧盟国家都是西方发达国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这一议案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欢迎。
特别是对于欧盟而言,坦白说,在过去,欧盟并没有少以“人权问题”为借口打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然而,现在,欧盟竟然也开始在会议上通过“协商”的方式发表意见,并支持一项由中国提出、全球南方许多国家参与的议题。
在海叔看来,中国提出的这一议案深得人心,表达了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心声。
当然,从相关报道中并未看到美国的身影。
一直以来,美国总是声称非常关心人权,但在这一议题上,美国是否有所偏见?对于中国提出的议案,美国是否选择沉默或反对?
“中国正在人权理事会推动发展促人权议题,以建设性的态度提出了更有力的平衡案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支持。”这是祝贺者的声音。美国代表在会议上自然能够听懂这句话。然而,美国是否真正理解这句话,这或许值得全世界共同关注。
图: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网站资料
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在阐述决议内容时指出:
该决议重申了发展对于保障所有人权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人权实现的积极作用。
陈旭代表期望该决议能够促进国际社会达成共识,与中方共同以人类的未来福祉为重,以各国利益为出发点,恢复并加强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促进和保护人权。
不知美方对此有何看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的一次会议上,尽管同样有欧盟代表出席,且级别不低,但他们所表达的观点与在日内瓦的立场存在差异。
例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7月8日对中国的三项要求提出了质疑。
海叔认为,对于合理的要求,中方理应予以考虑。然而,根据7月9日外交部记者会的消息,冯德莱恩提出的要求实际上显得有些过分。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
图:新华社
面对俄罗斯记者的提问,冯德莱恩提及对中国提出的三项要求,其中包括限制与俄罗斯的合作。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指出,中俄间的合作是正常的,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应受到第三方的干扰。
毛宁强调,中俄合作的目标并非针对欧盟或乌克兰,甚至不涉及任何第三方。因此,欧盟和乌克兰作为第三方,最好别在这个问题上制造麻烦。
毛宁进一步举例说明,中国与乌克兰的合作至今仍在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乌合作是针对第三方的。事实上,俄罗斯对此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我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即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避免冲突升级。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专场”致辞中再次强调,我国在处理世界争端和冲突时,一贯主张对话协商、政治解决。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我国并非危机的制造者或当事方,但我们并未袖手旁观,也没有趁机谋取私利。
王毅表示,自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一直希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冯德莱恩应该早已清楚我国的立场,因此无需在这方面对中国提出要求。
事实上,冯德莱恩对中国提出的要求,不如针对美国。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指责。
至于冯德莱恩提出的稀土问题和贸易平衡问题,我国外交部透露,在稀土问题上,我国并未对欧洲造成困扰。至于贸易平衡,她应该明白平衡是相互的。只要欧洲给予我国平衡,我国也会给予欧洲平衡。
我国并非洪水猛兽,与我国合作具有光明前景。这是冯德莱恩应该下定决心确定的,也是更多欧洲朋友应该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