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海军航母力量传来喜讯,一方面,解放军在菲律宾海首次实施双航母部署,向美国及其盟友展示了新时代海军的强大实力。另一方面,山东舰访港及相关报道中大量出现的歼-15T战斗机,以及频繁亮相的歼-35战斗机,均表明我国航母舰载航空兵装备正在加速更新换代。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在航母建造与部署方面遭遇连续挫折。根据美国海军最新公布的下一财年海军预算方案,正在建造中的福特级航母二号舰肯尼迪号,其交付日期再次延期,原定于去年7月的交付时间推迟至2027年3月,延期时间长达一年半。
近年来,肯尼迪号航母的建造延期早已不是新闻,美国海军几乎每年都会宣布其无法按计划完工,交付日期不断推迟。肯尼迪号自2011年2月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动工,至今已耗时超过14年半。若2027年能够顺利服役,其建造总时长将创下16年的新纪录。原本美军计划其于18年服役,这样建造延期时间将达到9年。
这种情况不仅令人尴尬,更是美国海军的一次实际灾难,将对其未来行动产生重大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服役50年的尼米兹号航母明年即将退役。美国海军原本计划肯尼迪号不能晚于今年服役,目的是让其能够及时接替尼米兹号,确保美军航母战斗力不出现空缺,并避免美国海军航母数量少于11艘而违反宪法规定。
02.肯尼迪号延期加剧美军航母舰队困境
目前的情况对美国海军来说变得相当棘手。尼米兹号无论如何也无法继续服役,本轮部署期结束后将肯定退役,届时航母数量将跌破最低限度。尽管美军账面上还有10艘航母,但斯坦尼斯号换料大修严重超期,短时间内无法投入使用;杜鲁门号核燃料即将耗尽,明年也将进入船厂进行超期维修;里根号在日本进行长期前沿部署后,需要入坞大修与升级,现在又少了一艘航母。美军能够执行任务的航母数量还剩多少?还要分配到两大洋使用。
这实际上是一个恶性循环。美国造船业正面临造船工人严重短缺和产能不足的问题。肯尼迪的拖延将进一步影响福特级三号舰和四号舰的后续建造,一艘舰艇的延期将导致所有舰艇延期。企业号已确认将延期至2030年之后,然而美军旧航母的退役却无法等待人员的到位。
紧随尼米兹号之后,艾森豪威尔号也仅剩一个部署周期的寿命,只能执行两次战备任务,因此它也无法见证企业号的服役。卡尔文森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军未来的航母规模,必然会在造船延误和换料大修超期的情况下不断减少。
肯尼迪号的历程颇具戏剧性。2011年2月,肯尼迪号动工之际,中国海军的航母数量为零。购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即辽宁舰,需等到次年才能加入海军序列。然而,两年半后,即2013年11月,山东舰在大连造船厂启动建造。山东舰在2015年3月,比肯尼迪号提前五个月进入总组阶段,并在2017年4月,比肯尼迪号提前两年半下水。肯尼迪号下水仅过一个月,山东舰便已加入海军。
福建舰的建造更是比肯尼迪号晚了七年多。肯尼迪号于2019年下水时,福建舰还未开始上船台。然而,如今福建舰已基本完成试航,正进行服役前的准备工作,预计再过一两个月即可正式服役。一艘比美国晚开工八年多的航母,竟然能比美国提前近两年服役,这不禁让人对美国船舶工业的困境产生质疑。
03.我国解放军新航母建设已启动,将加速缩小与美军的技术差距
目前,我国首艘核动力航母的分段已在大连造船厂,那个曾负责建造山东舰的干船坞内亮相。继福建舰之后,另一艘常规动力的大型航母的建造招标信息也由江南造船厂发布。解放军首次实现两艘航母同时建造,这无疑将对美军的全球造船工业霸主地位造成冲击。
即便假设我国造船工业的技术水平在过去五年内没有显著提升,这两艘新航母也将在2027至2028年间服役,并且比美国的企业号更早形成战斗力。这一结果几乎是必然的。届时,解放军将拥有五艘大中型正规航母,并且还有其他载机舰的计划,这将构建起完整的航空力量体系。
鉴于美国海军航母的较低在航率和在两大洋间部署的迫切需求,可以预见,届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可动用的航母力量将超越美国海军。显然,美国在未来几年内难以解决当前的难题,航母兵力衰减的趋势只会加剧。借助美国方面的协作,中美海军实力对比的关键转折点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