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出现“青黄不接”状况,是否会对“全球部署”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美国航母陷入“危险空窗期”?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武彦】近期,美国海军在全球范围内的部署计划遭遇困境,这一状况与美国航母的短缺状况密切相关。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报道,新一代“肯尼迪”号超级航母的服役时间再次延期,导致美国航母总数预计将降至10艘。五角大楼的最新报告指出,此类问题未来可能愈发频繁。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专家表示,尽管存在服役延期的问题,但就绝对数量而言,美国航母的规模在全球仍居首位。目前,美国媒体频繁发出“航母不足”的警报,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航母规模难以满足其“全球部署”的雄心。

图片[1]-若出现“青黄不接”状况,是否会对“全球部署”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美国航母陷入“危险空窗期”?-西瓜资源分享网

美国海军“肯尼迪”号航母在码头进行舾装。

“肯尼迪”号面临何难题?

据悉,作为美国最新“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第二艘,“肯尼迪”号的服役日期已多次推迟。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报告指出,“由于建造材料的短缺以及造船厂持续存在的劳动力问题,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新航母生产进度受到减缓。”该航母于2015年开工、2019年下水,初期进展顺利,然而自那以后一直未能投入使用。根据美国海军的最新预算,其服役日期已从原定的2024年推迟至2025年7月,现在又进一步推迟至2027年3月。

尽管“肯尼迪”号在2020年7月20日的舾装过程中遭遇火灾,火势迅速被扑灭,舰体仅受轻微损害,但真正导致其服役延迟的是其配备的先进拦阻装置和弹药升降机无法正常运作。这些设备分别用于舰载机降落时的减速和拦截,以及在舰内运输弹药。这些问题在先前建造的“福特”号航母上就已显现,并成为长期困扰。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发言人表示,公司正在将“福特”号的经验教训应用到“肯尼迪”号的建造上。“具体来说,‘肯尼迪’号的建造进度较快,因此未能及时吸取‘福特’号的经验教训。”

图片[2]-若出现“青黄不接”状况,是否会对“全球部署”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美国航母陷入“危险空窗期”?-西瓜资源分享网

在港口进行舾装的“肯尼迪”号航母

据相关介绍,该航母配备了弹药升降机,该设备旨在快速且安全地将舰载机所需的弹药从航母甲板下方的弹药库提升至飞行甲板。美国海军曾宣称,这种先进的弹药升降机能显著提高“福特”级航母的舰载机出动率。目前,“尼米兹”级航母装备了3台上层和6台下层弹药升降机,它们利用传统的钢缆和滑轮进行升降;而“福特”级航母则采用了更先进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配备了4台上层和7台下层弹药升降机,其速度可达每分钟45米,搬运能力为10.88吨,而“尼米兹”级航母的升降机速度为每分钟30米,搬运能力为4.7吨。据推算,仅靠这种先进的弹药升降机,“福特”级航母的舰载机出动效率可提高33%。

然而,美国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发言人指出,这种先进的弹药升降机是在没有陆基原型的基础上研发的,在装舰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2017年,“福特”号航母服役时,其11台先进的弹药升降机均无法使用,这表明该航母实际上不具备作战能力。即便到了2019年10月,该航母上也仅有两台弹药升降机获得了使用许可。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先进的拦阻装置上。这种装置使用电脑控制的电动机带动拦阻索,取代了“尼米兹”级航母上使用的传统液压缸,理论上可以减轻设备重量并降低维护成本。但在早期测试中,这种先进拦阻装置的失败率超出了预期的200多倍,直到2019年,“福特”号上的拦阻装置才获得使用认证。五角大楼作战测试评估办公室2024年的报告显示,尽管这些设备已经实战部署,但“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系统、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弹药升降机仍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新一代航母建造计划被迫推迟

尽管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发言人表示,“肯尼迪”号相比“福特”级航母的三号舰“企业”号和四号舰“米勒”号在建造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福特”号的经验教训,但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企业”号的服役时间表已被大幅推迟,从最初的2028年推迟至2030年7月。

这种新一代航母建造计划的大幅推迟,直接影响了美国航母的更新换代。目前,美国海军现役11艘航母中,最老的“尼米兹”号航母自1975年服役以来,在冷战时期的高强度部署中遭受了严重损耗,经过半个世纪后,近年来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后续舰艇的建造进度缓慢,“尼米兹”号的退役时间也被不断推迟,现在美国海军已确定它将在2026年退役。这意味着在“肯尼迪”号2027年交付之前的近一年时间内,美国海军的现役航母数量将从11艘减少至10艘。未来类似的情况有可能继续发生。美国海军中第二老航母“艾森豪威尔”号自1977年10月起投入使用,原定于2027年,即其50周年之际退役,但退役计划已被推迟至2029年。然而,接替它的“企业”号航母的服役时间已调整至2030年,这将导致美国航母数量在那时减少近一年。紧接着,1982年投入使用的“尼米兹”级航母的三号舰“卡尔·文森”号,其继任者“米勒”号预计将于2032年服役,而这两艘航母之间的交接能否按计划进行仍是个疑问。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一位中国专家指出,美国海军中的10艘“尼米兹”级航母有一半是在冷战后期集中建造的。目前,美国海军正面临这些航母更新换代的挑战,而这恰逢美国造船工业处于低谷时期。因此,五角大楼在维持全球部署航母规模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

图片[3]-若出现“青黄不接”状况,是否会对“全球部署”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美国航母陷入“危险空窗期”?-西瓜资源分享网

目前,美国在单次行动中部署四艘航母战斗群的能力受限

专家指出,冷战结束之际,美国曾拥有高达15艘的超级航母。当时美国海军的评估认为,为了保持全球“最低限度”的部署需求,至少需要12艘航母。然而,随着这些航母陆续退役,维持12艘航母的规模也变得困难。2012年,首艘第一代核动力航母“企业”号退役后,美国航母数量一度降至10艘。在国会压力下,尚未完全建成的“福特”号航母在2017年匆忙服役,使得美国海军在名义上恢复到11艘航母。然而,随着“尼米兹”号航母预计明年退役,这种困境又将重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