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曝光:机器人成功俘获战俘!揭秘:乌克兰拥有数百座秘密工厂,俄罗斯研发抗干扰无人机

 

图片[1]-首次曝光:机器人成功俘获战俘!揭秘:乌克兰拥有数百座秘密工厂,俄罗斯研发抗干扰无人机-西瓜资源分享网

在最新报道中,俄罗斯军队在一次完全由机器人部队执行的任务中,首次遭遇了在没有人类步兵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被俘的情况,而且负责押送俘虏的也是无人系统。

央视新闻报道指出,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最近在“电报”平台上发布了一条消息,称他们在哈尔科夫地区使用无人机和自杀式地面作战平台,首次迫使俄军士兵向无人装备投降。该消息强调,这是“历史上首次”,俄军士兵在完全由机器人系统发起的进攻中投降。截至目前,俄罗斯方面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这一战术的突破还引发了一个新的法律问题。现有的《日内瓦公约》并未明确如何处理被自主系统俘虏的战俘,这导致了法律上的空白,并引发了关于机器在武装冲突中角色的新一轮讨论。

 

在当地时间12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视频发表声明,强调乌克兰将继续在俄罗斯领土上执行无人机战术。

乌克兰无人机在战场上的运用:

结合空中与地面系统,对俄军阵地进行打击,并负责押送俘虏

根据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的描述,乌克兰军队运用自杀式无人机以及配备炸药的地面无人机作战车辆,对俄罗斯军队的阵地进行精准打击。自杀式无人机被视作“一次性武器”,一旦锁定目标,它们将化作炸弹直冲目标而去。此类无人机已在乌克兰、叙利亚等多个国际冲突中投入使用,其对现代战争的转变影响显著。

图片[2]-首次曝光:机器人成功俘获战俘!揭秘:乌克兰拥有数百座秘密工厂,俄罗斯研发抗干扰无人机-西瓜资源分享网

乌克兰第三独立突击旅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的视频截图显示,在摧毁多个俄军掩体后,一台地面机器人设备接近一座即将倒塌的俄军据点。为了避免爆炸,剩余的俄军选择向乌军投降。该旅还宣称,在押送这些俄军至乌军阵地时也使用了无人机。他们补充说,该地区的俄军阵地此前成功抵御了乌军地面部队的攻击,但乌军的无人机系统最终使其丧失了控制权。

乌克兰第93机械化步兵旅地面机器人系统连指挥官奥列克桑德尔表示,乌克兰大约两年前开始测试使用机器人系统攻击俄军阵地。他提到,类似于第三独立突击旅这次的成功行动,他们之前已经发起过几次类似的行动,但效果并不如这次显著。奥列克桑德尔强调,除了无人机,乌军还增加了地面机器设备的使用,因为人手不足。

目前尚不清楚乌第三独立突击旅所使用的自杀式无人机和地面机器设备的型号。有报道指出,在乌克兰今年2月的国防技术创新展览会上,第三独立突击旅的工程师展示了一款自杀式地面机器人设备,外形类似小车。该设备由三部分组成,独特之处在于使用TM-62反坦克地雷替代车轮,以提高有效载荷。据称,尽管这款设备的行驶性能可能略逊于传统小车,但其较低的重心使其在转弯或越过障碍物时更加稳定。

在无人机“进阶”方面,乌克兰开发了陆地无人机平台,而俄罗斯则创造了抗干扰无人机。分析认为,俄乌前线局势日益僵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对无人机的大量使用。报道指出,2022年战争初期,无人机作战方式的使用还相对较少。但现在,俄乌双方都有数百架无人机在前线上空盘旋,这使得士兵遭受袭击的风险增加,士兵轮换的风险也随之提高,前线几乎陷入僵局。

据《中国航空报》报道,随着冲突的升级,乌克兰武装力量已成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无人机使用主体,其中民间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25年7月10日的当地时间,乌克兰军队正在进行名为“Stalker”的FPV无人机的测试,如图所示(资料来源:视觉中国)。

自2024年起,就有关于乌克兰数百个“秘密工坊”运用前沿技术打造机器人军队的报道。这些工坊的成员可能是工程师,也可能是初创公司的员工,他们的工作场所既可以是厂房,也可以是地下室。他们的灵感来源包括国防杂志和网络视频。初创公司老板安德烈·丹尼森科便在自己的厂房内,仅用四天时间便组装出了一辆“无人车”。

乌克兰同样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发陆地无人机平台。据悉,乌克兰的初创公司已开发出200多种陆地无人机平台,开发团队正在努力提升续航里程、工作时间以及连接保护等关键技术,以实现目标识别和攻击自动化的更高级功能。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则研发出了一种能够抵御电磁干扰的光纤无人机。光纤无人机通过物理缆线传输数据,从而完全避开电磁干扰的威胁,不易被敌方拦截信号。然而,这种无人机的缺点也很明显,即实体线缆的缠绕可能暴露目标,并且光缆的传输距离有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