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父亲、熟友引荐与川西山崖悲剧:那日无人能归家

 

在川西阿坝的“麻尔曲河段”,七个生命以惨痛的方式铭记了这个地名。三组母女从江苏启程,满怀憧憬,却最终带来了无尽的悲痛。热搜榜上,不再是旅游攻略,只剩下满目的惊恐和疑问。这场突如其来的山崖坠落事故,背后隐藏着多少被忽视的“经验”、友情、侥幸,以及那些再也无法回归的家。

 

7月2日午后两点,一辆小车满载六名女性游客及当地驾驶员,沿着四川阿坝至色达的路线,如同众多自驾游爱好者一般,踏上了蜿蜒的山路。气温降至十几摄氏度,外面正下着雨,后备箱几乎被装满,众人本以为旅途的艰辛将换来朋友圈的点赞安慰。然而,他们未曾料到,这趟旅程竟将他们带入川西雨季最为汹涌的河流之中。

 

“麻尔曲河段”常被众多旅行指南誉为探险的天堂,然而现实中,这里每年都有不少车辆在此发生事故。而这辆车上,并非网约车,亦非非法营运的“黑车”,而是由三对母女中的一位丈夫通过熟人介绍的司机驾驶。这位司机年仅24岁,是本地人,刚刚结婚,孩子尚在哺乳期。尽管这样的安排基于信任,但这信任并未转化为安全保障。

 

在那天下午,路面湿滑且石子较多,尽管车速并不快,但左侧却突然出现了轮胎爆裂的痕迹。是司机为了躲避落下的石头而猛打方向盘,还是轮胎已经严重磨损,导致瞬间失控?关于这一连串事件的种种猜测来不及进行核实。最终,车辆径直从十米高的斜坡坠入急流中,只听到一声沉闷的巨响。那一刻,安全带、亲情的牵挂、驾驶经验以及GPS的提示,都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作用。

 

在一场灾难中,七人同乘一辆车,然而两小时后,仅有一名13岁的女孩被找到,遗憾的是她已经失去了生命。到了第二天,另一位女孩的遗体在下游十五公里处被发现。剩下的五人,其中包括一名新手爸爸司机,都成为了紧急搜救的重点对象。河边传来的哭声比激流还要凄厉,救援人员不放过河中的每一块石头,进行了探测、打捞和趟水,但最终只找到了散落的行李和破碎的银行卡。

 

屡次听闻川西地区在雨天发生事故,然而每次事故发生后,总有人反复提及:“假如当时能再慢一些;假如能更仔细地检查轮胎;假如那段路有护栏。”事故似乎总是在这些“假如”中不断回放。尽管如此,尽管这些话被反复提起,大多数人仍旧坚信自己不会那么不幸。

图片[1]-新婚父亲、熟友引荐与川西山崖悲剧:那日无人能归家-西瓜资源分享网

在事故发生之后,众人方才意识到事件的复杂性——原来那辆车的轮胎磨损状况严重,尚未达到年检标准,而且几天前该路段还曾发生塌陷,沿线并无有效的安全警示措施。司机并非有意去冒险,他只是希望赚取更多的收入以补贴家用。由于他刚结婚不久,家中孩子急需这笔额外的收入。他原本有机会陪伴孩子拍摄宝宝照,但他却选择了接受一项“顺路”的临时工作。

 

冷静思考或许能带来心灵的慰藉,但现实却只剩无尽的泪水。在妻子的聊天记录中,“陪女儿玩一次,不留遗憾”成为了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在失去亲人的牢狱之灾中,丈夫凝望远方,即使有任何可以责怪的对象,也不必如此渴望妻子能够“归来”。

 

那位在旅途中独自前行的小女孩,在电话中表达了她“渴望回家的愿望”,然而,成年人却误以为这只是她一时的任性。然而,事后反思,这种孩子般的直觉往往在家长最不经意的时刻,演变成了可怕的噩梦。

 

有人认为,川西的美丽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每年的雨季,落石、滑坡和陡峭的山坡如同潜伏在美景背后的隐患。朋友圈中的滤镜无法掩盖真实存在的风险。每个人都渴望讲述一段“勇敢”的自驾经历,然而,真正认真思考旅行安全是底线的人却寥寥无几。风景并非命运的宽恕,更不是社交网络上炫耀的资本。

 

这位新婚的司机在送行的路上,所经过的只是条平凡的乡村道路。他依靠着自己的经验和真诚谋生,但不幸遭遇了小概率的悲剧。在最后一天,遇难者的遗体已经无法辨认,是DNA检测技术帮助其回到了家中。除了遗孀和年幼的孩子,村民们也无法找到其他的话语来评价,大家心里都清楚,那不过是一个渴望养家糊口的小伙子。

 

七个家庭在川西的壮丽风光中失去了他们的春天。这并非自然灾害,而更像是一次过于草率的决策。他们生前的合影,如今只剩下网络账号中点亮的蜡烛。人们都以为时间充裕,然而安全才是外出旅行的根本底线。每一次的“说走就走”,都不是一场赌注。每一次的妥协,都可能成为下一期新闻报道中的讣告。

愿所有踏上旅途的人,都能平安返回。并非每一次旅途中的疲惫想法,仅仅是孩子的天真问题。为自己和家人保留一条退路,或许才是真正配得上在朋友圈分享的“冒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