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俄乌冲突持续已久,但炮弹数量的激增似乎预示着战事规模正不断扩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美国政客的注意力似乎转移到了战场之外,聚焦于中国和印度。这与中国和印度有何干系呢?
这一切都源于近期发生的几件事件。据7月13日的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元山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面,并明确表示朝鲜将无条件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所采取的一切行动。
本次会议的举办地点及安排颇具特色,元山不仅是朝鲜的关键军事要塞,同时也是新近开放的旅游景点。
此次访问是对2024年6月朝俄平壤峰会成果的进一步推进,普遍认为这有助于执行双方先前达成的共识。
双方还共同制定了2026至2027年度的政府间交流项目,涉及军事技术协作、经贸往来、旅游开发及人道主义援助等多个层面。
此外,据韩国情报机构透露:朝鲜已向俄罗斯提供约1200万发炮弹,供战场使用,且有可能派遣至多3万名士兵支援俄军前线。
若此信息准确无误,那么这对俄罗斯军队当前的战斗力无疑将构成重大补充。
俄罗斯方面已明确表态,将与国际社会中的朝鲜加强合作,并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外来干涉。
与此同时,据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7月13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称,俄罗斯已连续七日对乌克兰实施空袭。
空袭的规模相当可观,据乌克兰方面统计,俄军动用了超过1800架无人机、1200多枚制导炸弹以及83枚各类导弹,对乌克兰的城市和社区进行了攻击。
乌克兰方面也成功击落了数百架俄罗斯的“见证者”无人机。
这并非简单的“试探性”攻击,而是有预谋地削弱对方防御能力、扰乱其指挥系统的初步行动。
俄罗斯国防部最新声明指出,俄军已成功占领了卡尔·马克思村与尼古拉耶夫卡村,这两个村庄位于顿涅茨克南部,对当地的交通线和作战路线至关重要。
随着俄军掌控这两个村庄,可以看出他们在乌克兰东部战线的推进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俄军通过空袭摧毁了乌方的补给基地和指挥中心;另一方面,地面部队成功切入关键包围圈。
从战术层面分析,俄军已由防守转为进攻,意图在顿涅茨克东南部开辟新的战场。这一转变引发外界猜测,俄军可能正在为全面进攻做最后的准备。
俄罗斯军队采取行动,朝鲜提供支持,乌克兰面临前后夹击的困境。与此同时,美国表面上显得沉着冷静,实则暗中盘算颇多。
面对可能爆发的大规模冲突,美国似乎并不紧张,甚至流露出几分期待。
据7月13日的报道,特朗普表示,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在此之前,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透露,美国已与北约签订协议,将向北约运送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而北约将承担全部费用。
然而,特朗普并未透露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具体数量,以及哪些北约成员国将承担这些装备的费用。
他只是强调,美国将向北约运送各种复杂的武器,并确保北约成员全额支付相关费用。
另外,据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将于14日访问美国,期间将与特朗普就乌克兰问题进行讨论。
同时,美国知名战争商人、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也发表了一系列强硬言论。
他明确表示,中国和印度正在采购俄罗斯石油,以支持俄罗斯的经济。
因此,美国计划推动一项法案,对从中印等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高达500%的关税。
目前,该法案已获得84名美国议员的赞同,特朗普也表达了支持态度,并强调现在是推进该法案的时机,总统拥有“豁免执行”的权力。
预计这项新的制裁法案将在7月份在国会中获得通过。
格雷厄姆的言论似乎颇具威慑力,然而,问题是,特朗普是否真的敢于对中国和印度实施高达500%的关税?
中国与印度均为美国的关键贸易盟友,向美国出口的商品种类繁多,涵盖了从基础制造业到电子产品的广泛领域。
若美国单方面将关税提升至500%,不仅会加剧两国关系的紧张,还将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供应链面临挑战。
此外,近期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中国外长王毅进行了会晤。
美国方面一直期待与中国展开第三轮关税谈判。
与此同时,美国在稀土问题上亦依赖中国的支持。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总统显然不敢仅因俄罗斯石油问题而对中国实施高额关税。
美国对中印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提出批评,却未注意到这一行为并未违反国际法,并且中印两国并未参与军事支持。
在俄乌冲突加剧的背景下,西方国家提及中俄,媒体大肆炒作“中印支持俄罗斯”的议题,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转移责任焦点。
实际上,乌克兰危机的起因是北约持续向东扩张,不断逼近俄罗斯边境,这导致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
因此,美国官员故意散播“中印为战事提供生命线”的观点,其真实意图是为了淡化北约对俄罗斯挑衅行为的责任。
关于此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作出了明确回应:中俄之间的常规合作并非针对任何第三方,且不应受到第三方的干预。
印度则实施了一种更为实际的能源策略,旨在在西方制裁之外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面对关税的潜在威胁,中印两国均不会被动等待。
美国官员所提及的500%关税,更似一种政治表态,而非实际的执行措施。
俄乌冲突原本仅是地区性的冲突,但在美国的干预下,它却演变成了一场针对中国和印度的舆论封锁与经济制裁。
一边是夜空中导弹与无人机的穿梭,另一边则是关税和舆论“炮火”在外交舞台上此起彼伏。
如今,美国官员所宣称的中印美好时光即将终结,实则不过是西方在全球力量失衡中的焦虑与控制欲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