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有一户人家在查询高考成绩时,父母用身份证遮盖住电脑屏幕,仅露出前两位数字。当全家人看到“6”和“9”这两个数字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妈妈兴奋地说:“这下我们孩子能上清华或北大啦!”父亲也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当身份证被移开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总分仅得69分!语文14分,数学13分,英语14分,综合28分。从云端跌落至深渊,正是如此感受。全家人脸色顿时大变,孩子更是茫然失措。
“平时成绩如何,难道自己心里没有数吗?”
看到这段视频的网友纷纷指责。确实,这样的分数即便胡乱填写也难以达到。然而,家长竟然还幻想着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这岂不是白日做梦?
更令人愤慨的是,这位家长在发布视频时,竟未对孩子姓名和考号进行遮挡!这下好了,孩子的个人信息与那极低的分数一同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试想,这个孩子今后该如何面对?同学、朋友、老师、邻居都将知晓此事。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为何现在的家长都热衷于录制查分视频?
确实,某些家庭洋溢着温馨的氛围。在孩子查分前,父母已提前告知,无论成绩如何,他们都不在意。当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全家人激动地拥抱,甚至泪流满面。即便成绩不尽如人意,父母也会立刻给予安慰,承诺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然而,许多视频却令人感到愤怒。孩子成绩不佳时,父亲的面色瞬间阴沉,母亲则露出不满的神情。随后,便是严厉的责骂:“看看你,读了这么多年书有什么用?”“别人的孩子为何能考得那么好?”“我们该如何面对他人?”孩子只能在一旁默默哭泣,不敢出声。
这类“中式父母”的视频在网络上广受欢迎,点击量常常高达数万。然而,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何益处?除了让孩子更加自卑,别无其他。
高考成绩只是十二年学习历程的总结。通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意外。一般来说,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可能性很小;而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高考中失利的情形也不多。
家长们为何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呢?或许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天才”,只是尚未充分发挥。或者是因为听多了“黑马逆袭”的故事,误以为自己家的孩子也能创造奇迹。
当前,一种新颖的查分方式流行起来——用卡片或身份证遮住屏幕,缓缓移开。据说这样做可以加倍惊喜,同时为坏消息提供缓冲。然而,这种方法真的合适吗?湖南的一家人的经历就是明证。如果直接看到69分,或许只是短暂的失望。但若先看到“6”和“9”,让全家人误以为考得不错,随后才看到真实分数,这种打击远比直接看到分数来得更沉重。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这并非在创造惊喜,而是在制造痛苦。”
那些将查分视频上传至网络的家长,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当成绩优异时,孩子或许还能接受。但若成绩不佳,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孩子造成了“二次伤害”。
网络具有记忆。你今天上传的视频,或许多年后仍会被翻出。孩子将来上大学、求职、恋爱时,若这些视频被他人看到,将如何是好?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我们只是想记录这个重要时刻。”然而,记录与公开是两码事。你可以录下视频作为纪念,但无需公之于众。
尤其是那些成绩不佳的孩子,他们已经承受了高考失利的痛苦,为何还要承受网络围观的压力?
孩子的隐私同样重要!姓名、考号、学校等信息,都不应随意暴露于网络。即便你认为无妨,但对孩子来说,这可能是终身的阴影。
那个得了69分的女孩现在在做什么?她是否每天都在想,全国那么多人都知道她只考了69分?她是否还敢外出见人?她是否还有勇气继续学习?
这些问题,那些上传视频的家长是否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