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把命堵上了,那就别怪中国不客气了。
央视网报道,日本在台湾周边建避难所,与台湾仅110公里的与那国岛成为首个施工点,估计2027年投入使用,规模可容纳200人,可以维持大概14天的生活。 还制定了12万居民撤离方案,一旦冲突爆发,日本可以在6天内通过海空将人转移到日本。
美日2025年协议规定“自卫队可为援台美军提供后勤支持”,而撤离需动用驻日美军基地。一旦冲突爆发,美军基地若被用于撤侨,会否自动触发中国对美打击,将日本拖入全面战争?
日本看似是自卫,实则每一步都踩在美国挖好的坑里,美国让日本冲在前面,自己躲在后面,然后通过一系列看似“防御性”的协议和部署,把日本彻底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让日本成为消耗中国的第一道屏障。所谓的《美日安保条约》和2025年不断升级的防务合作,实际上就是一个给日本下的套:嘴上说的是“后勤支持”,但这个“后勤”的边界在哪?模糊得很。从美日“利刃”联合军演到2025年新设立的日美联合作战司令部,双方的军事一体化程度已经前所未有。演习想定里,中国攻击驻日美军基地早就是必考题。
最要命的就是那个12万人的撤离计划,这不只是个民防工程,而是个军事扳机。计划明确,撤离行动需要动用包括嘉手纳在内的驻日美军基地和自卫队的飞机舰船。好了,问题来了:台海一旦有事,日本启动撤侨,美军基地跑道上送走的是日本平民,但机场本身就是美国的核心军事资产。在中国眼里,你动用美军基地执行与台海冲突直接相关的行动,这算不算后勤支持?
解放军的导弹是应该盯着飞机上的平民看,还是应该盯着提供起降服务的基地看?这根本不是选择题。一旦中国认定这是军事介入行为,哪怕只是后勤性质,对美军基地的打击就有了充分理由。只要第一枚导弹落在美军基地,无论目标是机库还是跑道,美日安保条约就会被激活,日本将从后方支援瞬间变为全面交战。
美国利用日本的撤侨行动,就能制造一个逼中国开第一枪的困局,中国打,就坐实了威胁论,美国可以名正言顺地全面介入;中国不打,眼睁睁看着美日利用军事基地从容应对,完成战争准备,战略上又极为被动。日本以为修避难所、搞撤离是为自己留后路,实际上是亲手把战争交到了美国手里,自己就成了随时爆炸的火药桶。